眼下,各地疫情还在持续。面对疫情可能对经济和民生产生的不利影响,泉州出台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,在信贷支持、财税减免、租金减免等方面发力,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。 因为疫情,众多中小企业和中小商户的生产经营正在受到影响,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。我省民营经济活跃,市场主体也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,此时扶持政策及时跟进和发力,是一场真正的及时雨。以我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泉州为例,据泉州市场监督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年底,泉州市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,连续20年领跑全省,稳居全省首位。2017年至2019年,泉州市场主体增速分别为17.7%、18.5%和21.21%,发展态势明显。在这100万市场主体中,90%是中小微企业和中小商户。也就是说,泉州有90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中小商户。这90万市场主体,不仅贡献了大量的财税,更解决了泉州当地85%的就业。可以说,中小微企业,是泉州当地实实在在的“第一民生”。 细看泉州的扶持政策,第一是融资扶持,这是十分必要的。由于疫情还在继续,社会人口流动大大压缩,中小微企业和中小商户经营大受影响,加上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仍在继续,对它们的现金流消耗是迅速的,一旦后续流动资金跟不上,将面临巨大的困境。此时跟进融资支持,并给予企业存量信贷利息支付进行展期,输血效应将十分明显,可谓雪中送炭。 信贷成本是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重要的一部分。泉州的扶持政策中明确要求要实质性下调企业的融资成本,要求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利率进行10%的下调。力度之大,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,激活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发展热情,让它们更容易轻装上阵。 财税杠杆被认为是扶持企业最优先的手段之一。此次泉州的政策,涉及了财政奖补、税费减免、延期交纳税款等方面,这些手段,对中小微企业来说,有如强心剂,给众多中小微企业带去温暖,提升他们发展信心。 中小微企业,是我省市场主体的最大组成部分,是最活跃的经济细胞。它们的经营状况,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,关系到地方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。当前,在“双创”这一大背景下,包括泉州在内的我省大量中小微企业,很多尚处于创业期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疫情对于这些企业的影响十分巨大。面对困境,政府果断出手,为它们的发展保驾护航,令人振奋。企业由小到大,都有一个过程。期待在政府政策呵护下,我省为数众多的中小微企业,能尽快由“小树”发展成长为“参天大树”。
|